“台下一双双专注的眼神,是对我最大的鞭策与期望,容不得有半点马虎。”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老师晏华辉说。参加工作十三年来,她认真上好每一堂课,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,书写美丽的人生华章。
晏老师常年负责高等数学、线性代数等平台课程的教学。这几门课属于公共基础课程,授课对象基本是大一的学生,采用一百多人的大班进行授课。那么在教学时,怎样让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们听得懂、能领会呢?怎样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呢?她下了一番苦功夫。
上课前,充分备好每一堂课,做到心中有“数”。课堂上,循循善诱,耐心讲解,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,鼓励他们踊跃提问,保证课堂的活跃程度和教学效果。课后,及时解答学生们的困惑,连续上完四节课后留在教室答疑更是常态。
面对每个大班一百多人,在课堂上并不能让每位学生提问,也不能与每位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情况,2015年以来,晏老师紧跟时代步伐,把新媒体运用到教学中,使工作活起来。她在每个大班都建立学生QQ群,在群里为学生们答疑解惑,与学生们沟通交流,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。
在上好每堂课的同时,晏老师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讲课比赛,在比赛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。2005年是晏老师参加工作的第一年,也是她第一次参加讲课比赛。“当时,我同时上四个大班的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,是纯板书授课。但讲课比赛要求使用PPT课件,只好临时做,讲起来并不那么得心应手。”经过讲课比赛后,晏老师在教学中使用PPT课件就很熟练了。
近年来,晏老师还参加各类教研教改活动。2011年,参加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高等数学(公共课)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,观摩和学习优秀教师上课。2012年开设高等数学习题课,探索小班授课模式。2015年,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参加活动,了解“研讨式教学”。
此外,晏华辉还长期担任学校数学建模指导老师,自2015年以来全面负责本科生数学建模的组织工作。她在全校范围里积极宣传,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讲座;在暑假参加数模的培训和指导工作;组织参与阅卷的老师给学生们进行赛后点评,有针对性地帮助第二年参赛的学生们…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。工作虽然繁重忙碌,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却收获累累硕果。近三年来,学校本科生数学建模比赛成绩斐然,每年均有队伍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、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。
责任编辑:陈实
注: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:湖南大学新闻网